与其想着“捡漏”,不如多学藏识
发布日期:2013/11/13 17:45:23 共阅读3761次 作者: 文/吴伟忠
与其想着“捡漏”,不如多学藏识
文/吴伟忠
书画收藏一直有“捡漏”之说。捡漏——说明白一点,就是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字画,而卖家却往往是不知情的。对收藏爱好者来说,能在多如牛毛的伪劣藏品里捡漏捡到一件价值颇高的字画,可谓是天大的乐事。但捡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只有具备过人的胆识和超强的眼力并碰上极其偶然的机会才能发生;刚步入书画收藏圈的人就想捡漏,那机会等于零。刚入行的人应该用平和的心态来玩收藏,不盲目迷恋各种“捡漏”故事,因为这样的故事大多是诱人上当的。说白了,捡漏其实是一种缘分,可遇不可求。
但事实上仍有很多人钟情于捡漏,认为一旦捡到大漏,价钱便可翻上十倍、甚至百倍。一些初入行的人总想着花几百元就能捡漏到徐悲鸿的“马”,花几千元就能买到齐白石的“虾”。因此,花了数十万元甚至是上百万元攒了一屋子假画的大有人在。某地有一位老先生,藏有一屋子的“国宝级”字画,你若跟他说这东西是赝品,他不理睬你,甚至还跟你急。这种长期在收藏误区里陷着的人还不在少数。大家只要想一想,我国近代以来经历过战乱、困难时期、“文革”等特殊历史阶段,哪里还有那么多的宝物等你去捡漏。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。但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不愿意和明白人交流,他们一群人聚在一起,总在自己的藏品身上找和国宝相似的地方。北京曾有一位收藏大家说过,如果你非要在猪身上找老虎的特征,肯定也可以找到,但猪毕竟是猪,不是老虎。
初入行的人与其老想着“捡漏”,还不如静下心来多学点字画鉴定知识,多参观名字画展,多去艺术品拍卖会了解字画市场行情,逐步提高自己的眼力,并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未来市场发展趋势,从而投资买入具有升值潜力的字画藏品。这种投资体现在购入一些“冷名头”的作品,或是一些有升值潜力的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上。“冷名头”是指历史上一些知名的画家,这些画家尚未被市场包装炒作,或者由于其它缘故目前其作品价位还不高,但远期的升值空间却十分巨大。对于初入行的收藏爱好者来说,这样的投资远远胜过盲目的“捡漏”。
转载《中国书画报》